中国牵头!预应力领域国际标准烙上“柳州印”!

来源: 柳州市市场监管局  |   发布日期: 2025-07-03 09:33   

近日,由中国牵头修订的国际标准ISO 14655《预应力混凝土用环氧涂层钢绞线》正式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注册立项,标志着我国在预应力钢产品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新突破。


该标准提案由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专家共同担任项目负责人,这是柳州企业首次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该标准的修订,将我国优秀的环氧涂层钢绞线产品和技术规范向世界推广,为规范环氧涂层钢绞线的生产和贸易提供技术保障。


这一重要进展,是柳州市坚定不移推进标准制度型开放、以“柳州智慧”赋能中国标准“走出去”战略结出的又一硕果,生动彰显了柳州企业在国际标准化进程中正实现从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的跃升,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 

柳州市市场监管局


创新机制,构建标准出海协同体系

柳州市创新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学研联动”的国际标准化工作机制,系统性夯实标准出海制度基础。充分发挥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门联席会议统筹作用,形成协同推进格局;获批成立全国土方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土方机械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柳工,牵头研制电动工程机械领域国家标准;上汽通用五菱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印尼雅加达联合发起成立“中国东盟汽车标准法规研究中心”,作为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汽车标准法规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长期与东盟各国汽车主管部门与标准化机构开展对话,形成常态化的交流机制;柳州欧维姆成立全球预应力研究院,依托院士专家团队研究国际标准法规,组建标准专家服务团,为柳州标准走向世界提供坚实支撑。

对标达标,提升与国际先进标准一致性水平

积极开展全国“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专项行动”试点城市建设,深入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对标对表国际通行规则,瞄准国内外先进标准和优质产品,实施标准比对、技术验证、比较试验,引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参与对标产品478个,实现重点产品执行标准和关键质量指标“双比对、双提升”,提高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推动与国际先进标准的接轨。深入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柳州29项企业标准成为全国、广西行业“领跑者”,以先进标准引领优势产业质量提升,推动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

搭建平台,深化标准国际交流合作

柳州市聚力打造高层次标准国际化合作平台,加强与RCEP成员国在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等领域标准法规交流合作。柳州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东盟标准化合作论坛”、汽车标准化分论坛暨第五届中国-东盟汽车标准法规合作对话会等系列活动,开展多轮国家级标准化双边会谈,围绕中国-东盟自贸协定框架下新能源汽车和土方机械标准合作机制建设等领域标准互认、标准化战略对接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共识。论坛首次实现中国-东盟“10+1”“全家福”,发布《标准联通共促产业高质量发展柳州倡议》,促成中国-东盟电动汽车标准清单互换,将中国-东盟汽车标准化对话会纳入中国-东盟自贸协定标准、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分委会合作机制,加大中国标准海外应用和互认。举办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班,帮助企业提升国际标准化能力。

互联互通,标准赋能产业扬帆出海

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引导龙头企业以标准出海助力技术、产品、工程、服务“走出去”,推动“柳”字号向海图强。在高端制造领域,柳州欧维姆牵头修订ISO 14655国际标准,将中国预应力技术规范推向全球。柳工牵头研制16项国家标准、参与制定4项国际标准,6项国家标准入选市场监管总局(国标委)2024年标准稳链项目,以标准引领实现质量提升,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业务覆盖率超过90%,轮式装载机全球销量第一。上汽通用五菱获得印尼国家标准SNI证书,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标准进入印尼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联合广西汽车研究院协助老挝制定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及进出口管理标准,推动标准互相采信。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编制完成马东铁路技术管理规章体系,为马东铁路运维管理提供中国方案,柳州职业院校已获得政府、行业、企业、国际组织等多方认定的职教标准76项,以标准输出带动技术、服务协同出海。


下一步,柳州市将继续积极推进标准制度型开放,全面落实《标准联通共促产业高质量发展柳州倡议》,深化与东盟及RCEP成员国在规则对接、标准互认、人才共育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在国际标准化领域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