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治理企业不实登记乱象

来源: 广西云  |   发布日期: 2025-08-08 17:47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黎 静

为有效防范和查处企业不实登记违法行为,2024年6月,柳州市作为广西试点城市,率先启动公司管理人员不实登记专项治理工作,为同类问题解决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易女士的遭遇正是这一问题的典型缩影。作为财务人员,她2022年7月离职后,原公司迟迟未向市场监管部门办理财务负责人变更备案手续,导致税务部门频繁联系其核实原公司财务与纳税情况。而新入职公司严禁员工在外挂职,这一矛盾严重影响了她的现有工作,使其陷入两难境地。

此类“被管理人员”现象并非个例。2024年初,柳州市市场监管局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专班在履职中发现,部分市民反映被冒用身份信息登记为企业财务负责人,或离职后仍被登记为财务负责人,并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出现个人信誉受损、生活秩序受扰、职务风险增加等多重问题。

问题根源在于,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要求企业如实备案董事、财务负责人等管理人员信息,但因相关法律制度和社会信用体系存在短板,冒名登记、备案滞后等问题屡禁不止,既扰乱企业登记注册秩序,又影响企业经营信誉。

为破解这一难题,柳州秉持“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的治理理念,于2024年5月主动向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申请开展公司管理人员不实登记改革工作试点,同年6月17日正式获批成为广西唯一试点城市。

柳州大胆创新,探索破解不实登记难题的有效路径。2024年9月18日,该市行政审批局与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柳州市处理公司管理人员不实登记(备案)操作指引》,明确适用范围、办理机关等关键事项,为问题解决提供标准化操作蓝本。

在申请流程上,该市创新采用信用承诺+容缺受理模式:申请人只需提供身份证、离职证明(或社保缴纳记录)及书面承诺书,即可申请启动撤除程序。这一举措大幅简化流程、提升效率,让易女士等申请人切实受益。“今年1月底提交涤除申请后,仅两个多月,原公司就完成了财务负责人变更备案,多年协商无果的难题终于得到解决。”易女士感慨道。

为构建长效治理机制,柳州推出多项创新举措:针对历史遗留问题实行分类处理,建立差异化解决机制;为因不实登记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开通“信用修复直通车”,助力其恢复信用、正常经营;加强企业信用约束,健全登记与监管衔接机制,实现事前审批与事后监管无缝对接;同时,依托技术手段打造智能处理平台,实现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既保护个人隐私,又确保操作规范透明。

截至今年6月,柳州累计办结40起公司管理人员不实登记案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柳州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科科长蒋照华表示:“此次改革不仅为申请人解决了后顾之忧,更推动企业规范合法经营,为全区破解同类难题贡献了柳州经验。”